English

追踪英雄:女排宿将今安在

2000-02-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张式成

80年代初,是中国女排的鼎盛时期,她们一鼓作气,实现了“五连冠”,她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十几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中国女排姑娘在哪里呢?

“怪球手”张蓉芳

笔者第一个找到的老队员是主攻手、打“三连冠”的队长张蓉芳。当年在首夺世界冠军的阵营中,她1.74米的个子最矮,却在国际排坛享有“怪球手”、“小精灵”、“钢斧子”的盛誉。她获得1981年的全国“十佳运动员”后,退役回四川,被任命为省体委副主任,带职入成都邮电工程学院学习。

1986年,离世界锦标赛不到半年的时候,正忙于做毕业论文的她,突然接到赴京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命令。她与郎平携手,苦磨5个月,终于率队圆了“五连冠”之梦。

1987年,她调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先后分管过排球、跳水等项目和其他工作。1998年,她调到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任第一副主任。这些年,中国男、女排出征亚洲、世界大赛时,她常担任领队,以丰富的阅历协助教练对队员做些思想工作、技术指导;还常应报社邀请,开辟专栏纵论赛事。

“笑面黑娃”梁艳

梁艳是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球员。

这位副攻手退役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到《新体育》杂志社活动部任职。80年代末,梁艳还在一部武打片中客串老武师的女儿一角,与矮她半个头的男主角、原体操名将童非配戏。再后来,她创办了“梁艳体育广告公司”。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该公司都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广告代理。

梁艳的先生牛艺在空政文工团任职,爱好摄影,具有专业水准。他俩谈恋爱之初即是摄影为媒。后来梁艳在人大新闻系学的也是摄影专业,因此她办广告公司非常内行。小牛是女排名将夫婿中惟一矮于妻子的一位。

“拼命三郎”曹慧英

在北京鼓楼外大街,耸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龙德行大厦”。该大厦的拥有者是“拼命三郎”曹慧英。她是“文革”后中国女排第一任队长,主力副攻手。因年龄在队里最大,为夺世界冠军三推婚期,姐妹们均称她“老大”。两夺世界冠军后,她1983年初退役成婚,入北京体院。毕业后她分到国家体委,1985年任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和能歌善舞的特长,颇受外国旅行社好评。90年代初,她同丈夫殷勤及夫弟殷俭自办公司,越做越大,1996年终于盖起这座大厦。她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她还在美、加开办了国际文化体育发展公司和美国中国娱乐公司,业务主要是吸引外国旅客来华度假、旅游。

龙德行公司现由丈夫兄弟俩主事,但外界往往是冲着曹慧英的名气上门洽谈业务。公司兼营房地产,至1997年,已完成两个居民小区。

作为昔日中国女排的大姐,第一、二批的队员都跟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周晓兰出国前后有什么心里话找她倾诉,郎平归来执教国家队遇到什么事也跑她这儿聊聊。有次她给朱玲发传真电报,嫌姓名笔画太多,干脆落“老大”两字,弄得四川省体委的人大惊:“这是谁?怎么跟黑社会一样呀?”朱玲笑道:“是曹慧英大姐呀,我们都叫她老大。”

她的女儿笑子,1998年初15岁,身材已超过1.80米。为了女儿留学,曹慧英夫妇已移居加拿大。

“独臂将军”陈招娣

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大院,笔者见到了清秀聪敏的陈招娣。这位昔日的副接应手一身戎装,又增添了她的英武气质。其实,她早有“独臂将军”的雅号,只不过以往报道不详。1978年她由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时,左臂挠骨第一次受伤。1979年6月,亚洲俱乐部冠军日立队访华,与中国队激战太原。招娣拦网时,恰被对方名将奥岛圭子大力扣中第一次受伤部位,造成挠骨断裂。两个多月后的第四届全运全,她用绷带吊住左小臂,带伤上阵单手比赛,被记者戏称“独臂将军”。

两夺世界冠军后,陈招娣1983年初退役成家,进入北京体院读书。毕业后担任过八一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并任职总政文化部。这期间她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类癌”。但她以英勇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在两次手术中均力克病魔,夺得了球场之外的胜利。

1989年初,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国家体委借调她去当领队,同时海南省任命她为文体厅副厅长的正式调令也摆在她面前。此时她的丈夫郭小明已去海南发展,再说把家安在椰风海韵的琼岛,没有寒冷的海洋气候对她的身体来说肯定合适。但是,她毅然再次走向了球场,因为中国女排1988年奥运会的失利刺痛了她。

第一线的教练领队任务重、压力大。她狠狠心把两岁不到的女儿晨晨送到杭州,交给两眼视力不到0.1的母亲照看,自己搬到队里给胡进主教练当配角,每天同年轻队员一起摸爬滚打。呕心沥血的工作终于换来回报:1989年,中国女排世界第三,1990年和1991年世界第二。1992年底借调期满,招娣重回总政。1993年后,她担任了总政文化部体育局副局长,1998年升任局长。她利用业余时间与北京体育大学李安格编著了《排球》一书;发表了数篇学术文章;她目前想办一所排球学校,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影视明星”杨希

杨希于90年代初留学美国,后在香港“下海”经商。

明眸皓齿、气质高雅的杨希,特别受日本球迷崇拜,被称为“排坛山口百惠”。1979年中国女排首夺亚洲冠军前后,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暖忻拍反映排球运动员生活的电影《沙鸥》,选主角时瞄中了杨希,三番五次要人,队里仍然不放。

杨希1985年从北京体院毕业后,从八一体工大队借调国家体委训练局,任中国女排领队,分别辅佐邓若曾和张蓉芳、郎平率队夺取“四连冠”、“五连冠”。1987年队伍重新组建,不设领队,她回到八一队。1989年杨希获得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奖学金,她别夫离子去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在异国两年多,她克服诸多困难,攻下了各科目而喜获硕士学位。

回到国内后,她决定“下海”。近年,她办起了“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设在建国门外华侨村一幢楼房的第18层。

俊俏靓丽的副攻手朱玲,18岁才学打排球,竟一鼓作气打进国家队。首次夺取世界冠军后,队里人员调整,她回到四川队,暗下决心力争重返国家队,进军奥运会。在1983年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获得“最佳拦网奖”,实现了再进国家队的愿望,并夺取了奥运会金牌。

她退役后任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带职入四川大学学习。与原四川男排二传手杨涛成婚,生女儿鑫鑫。1987年,她竟还能以良好状态重披战袍,代表四川女排出征第六届全运会。1988年,她被提拔为省体委副主任,不料病魔夺去杨涛的生命。

现在,她又组织了一个温馨爱巢,人仍然年轻靓丽。她在省体委先后主管过基本建设、训练、省排协等工作。

“秘密武器”侯玉珠

在第24届奥运会上,侯玉珠以奇妙的发球为全队奠定了胜局,被中外记者称作中国队的“秘密武器”。作为主力夺取“四连冠”、“五连冠”后,1986年退役上北京外经贸大学。1990年下半年加盟德国斯图加特俱乐部,1993年中止合同回国,代表福建女排参加第7届全运会。1993年底,她奉郎平之召,赴香港加盟八佰伴明星联队,1994年底回到内地。

侯玉珠现任福建体育中心副主任,丈夫史政原是福建水球队战将,现在一家合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儿子今年4岁,个头不小、白白胖胖。

秀丽白皙的“二传名家”周鹿敏,自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后回上海队。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她的二传技艺仍然名列前茅。她1984年退役入上海体院,1986年毕业,一直担任上海女排教练。

笔者采访她时,她已离队,在上海市体委社会体育中心搞行政。她女儿今年11岁,取名“樱”字,是因为在樱花之国有她终身难忘的记忆。

“机关枪”陈亚琼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笔者采访了原女排副攻手陈亚琼。两摘世界桂冠后,她退役回到香港父亲身边。在球队时,她有两个外号:因擅长快攻技术和盖帽式拦网,被国际排坛行家称做“机关枪”;因瘦而骨头硬,被队里叫做“钢铁将军”。

她现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宣传文体部副部长。1983年初,她刚把户口迁到香港,休息了几天,分社就邀请她去工作。从动到静,从专业运动员到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又是在她不熟悉的社会中。她从收寄文件、迎来送往到焚化公共垃圾,什么都干。她不打世界冠军的招牌,以诚待人,以信予人。她还自学公共关系学,广交社会各界朋友,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渐渐打开了局面,两年后,被提拔为文体部副部长。

陈亚琼的先生高克宁原是福建男篮战将,也是退役后到香港与家人团聚的。他先在中华制漆厂当国内部经理,现在友人办的船务公司做部门经理。女儿晓珊,“珊”“三”谐音,含有纪念女排“三连冠”的意思。

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地下桌球城,笔者采访了1.79米高的原副攻手李延军。潇洒苗条的延军是辽宁人,由南京部队女排选上八一队,1983年入选国家队,参加过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1986年世界锦杯赛,三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她于1987年初退役后,与梁艳一起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9年毕业,八一体工大队想留她继续搞排球,她却想变换一下生活方式。这时亚运村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原郴州体训基地主任唐见奎调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指挥部任副总指挥,后又任代主任。延军在郴州训练时与他熟识,便登门拜访。唐指挥长大喜,他正需要有影响的人才,于是,李延军分配到这里工作。

第11届亚运会顺利举办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始面对市场。李延军和她丈夫、原八一男排主攻手赵耀动起了脑子,把没人看好的北大门旁边的地下厅承包下来,开发体育休闲娱乐项目。人们没料到这处看似偏远冷清的地点,又只有那么一个娱乐项目,竟会大受消费者青睐。原来,延军和赵耀看到对面的五洲大酒店和亚运村里的水晶宫水上游乐场都是属于高消费,而奥体中心游泳馆、网球场的月票、单场票价位居中。他俩就在中低档的价值和全天24小时开放方面动脑筋,同时地下厅冬暖夏凉,也比较吸引人。他俩还在北大门里边的路边设了一个小食品亭,方便游览者。由于有经营头脑,他们的经济效益不错,生活也比较舒适,还购置了小轿车。

“铁榔头”郎平1999年出版了自传,名将孙晋芳以前也多有报道,在此从略。

曾因拦网出色而被称作“天安门城墙”的副攻手周晓兰,“三连冠”之后与夫婿、原中国男排主攻手侯晓非一同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她进国家体委球类司排球处当副处长,侯晓非援外去冰岛。此后晓兰兼任中国排协秘书长,不久当上训练竞赛二司副司长,生女儿侯越。1995年,她辞去公职赴美国与侯晓非会合,现又生了一个女儿。

参加第一次夺冠,有“无声手枪”之称的接应二传张洁云,退役后就读南京体院,曾任江苏省体委外事办副主任,后携儿子随当外科大夫的夫婿苗毅去比利时伴读。1998年,她儿子苗笛不愿在那边的学校上学,母子俩回到南京。

曾获1986年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世界“最佳二传手”奖的杨锡兰,1989年退役后,由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亲自关照,留学瑞士,现居日内瓦。

其他队员,如第二批的主攻手姜英与丈夫双双赴澳大利亚留学。副接应郑美珠和第三批的副攻手杨晓君前些年去德国斯图加特俱乐部打球,现留在那儿,杨晓君已嫁给了德国人……

(《知音海外版》第2期)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